各心理辅导站,各位同学: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响应全国教育大会“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部署要求,根据绍兴团市委安排,现组织参加绍兴市第三届高校校园心理剧大赛,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青心守护悦青春,法润心灵向未来
二、主办单位
共青团绍兴市委 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
三、参赛对象
在绍各高校全日制在校学生
四、活动时间
2025 年 3 月—2025 年 5 月
五、日程安排
第一环节:视频初评
1.视频要求:
(1)剧本创作指导:本届大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新时代高校育人核心任务,通过“心理+法治”双维育人模式的创新实践,着力构建德心共育、法润校园的特色文化体系,将《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治宣传教育有机融入赛事环节,引导大学生树牢法治信仰、增强规则意识,通过艺术表现形式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深度融合。本次大赛的剧本创作拟由各县市区法院与对应的县市区高校进行结对共创。请各高校推荐作品参赛团队积极与所在地区的法院联系,共同推进剧本的创作与编排工作。
(2)剧本:剧本创作要求原创,剧本内容可参照由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提供的法治案例进行创作。这些案例涵盖了普法宣传、学习、人际交往、环境适应、情绪情感、压力管理和生涯发展等各方面,旨在通过生动的情节展现法律知识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3)剧目时长:每个剧目时长为 8—15 分钟。
(4)征集作品视频资料需有完整的片头、片尾,格式须为mp4,最低分辨率不得低于1920*1080。不得泄露参赛院校、指导老师以及参赛学生信息。
(5)参与表演的学生必须为本校在校学生。
2.报送要求:绍兴市内高校每单位限报3个剧目。
3.报送方式:将视频文件(格式MP4,不得超过1G)打包报送至绍兴市高校心理情景剧大赛联系人邮箱,统一命名“ 高校名称+作品名称 ”。选手不需要报学校、姓名。视频不进行后期合成。
4.初评流程:2025年4月15日前将参赛回执、参赛作品剧本(见附件)电子及纸质版报送至指定活动联络人,4月25日前按要求上交初赛作品。大赛主办方将组织专家对视频和剧本进行初评,初定前20名作品进入决赛。
第二环节:现场决赛
1. 决赛时间:2025年5月中下旬;
2. 决赛地点:待定;
3.决赛流程:现场决赛初定由专家组评分+大众评审评分形成综合成绩(具体方案另行通知);
4.奖项设置:评选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单项奖若干,指导学生获得竞赛一等奖的法官即为优秀指导法官,指定教师即为优秀指导教师(优秀指导教师不超过2名)。
此外,根据竞赛组织情况和参赛节目质量,大赛评选出若干优秀组织奖。
六、参赛要求
1.作品可采用音乐剧、话剧、小品、哑剧、舞台剧、微电影等多种形式。要求通过表演让观众和参与者在自发的、和谐的、轻松的状态下受到教育。
2.作品应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围绕“青心守护悦青春,法润心灵向未来”的主题,紧贴新时代大学生心理需求,以普法宣传、人际关系、家庭关系、学习焦虑、成长蜕变、自我认识、自尊自信、情绪与压力管理、亲密关系、适应问题、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为题材进行创作,反映角色内在的心理冲突和心理协调过程,内容丰富,剧情深刻,具有较强教育意义和启发价值。
3.作品内容健康,积极向上,力求新颖,有创意,给人以启迪。鼓励原创作品,禁止抄袭。剧本篇幅大致在3000—5000字,如采用AI协助创作,则需要在剧本末尾标注使用AI工具名称及AI协助完成部分任务描述。
4.参赛剧目所需道具、服装、背景音乐等一律自备,每个剧组的人数不能超过10人(证书获奖人员名单不超过10人)。
5.表演要求:表演自然流畅,演员间配合默契;能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冲突,生动刻画心理问题;每个参赛作品表演时间应控制在8~15分钟。
6.比赛不收取任何参赛费用。各参赛学生因参赛所产生的交通费与比赛期间的餐费由学生所在院校承担。
7.所有投稿作品均不予退回,请各位参赛者自留原稿,参评作品的署名权归创作者所有,但作品一经参赛投稿,即视作竞赛组委会可在包括出版印刷、网络展示、微信文章等渠道使用相关作品的权利。
请各心理辅导站积极组织学生参赛,有问题请联系心理中心李勇。
学工部 团委
2025年3月27日
附件:1.绍兴市第三届高校校园心理剧大赛评分标准 2.绍兴市第三届高校校园心理剧大赛剧目脚本示例
附件 1
绍兴市第三届高校校园心理剧大赛
评分标准(初赛)
(满分 100 分)
一、剧本内容(30 分)
1. 内容聚焦于当前社会广泛关注的普法宣传热点案例,确保内容紧贴时代脉搏,具有鲜明的教育导向性。能反映角色内在的心理冲突和心理调适过程,提供的剧本清晰、完整,属于原创。(15分)
2.剧目围绕普法宣传热点案例,主角人物角色内涵刻画丰满,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15分)
二、表演展示(30 分)
1.演员表演具有感召力,充分体现角色心声,在表演时行为表达流畅、配合默契。(10分)
2.剧情完整连贯,逻辑鲜明,过渡自然,故事发展不唐突。(10分)
3.人物描写有代表性,语言准确到位,符合人物语境。(10分)
三、技术效果(30 分)
1.演员画面清晰,取景、角度和编排合理,过渡流畅。(10分)
2.语言、背景效果以及配乐等对人物情感、故事情节的表现力俱佳,引人入胜,富有强烈的感染力,能引起观众的共鸣。(10分)
3.能运用两种或以上心理剧的技术解决心理冲突,如角 色扮演技术、独白技术等。(10分)
四、现场解说(10 分)
1.紧扣作品内容,阐述创作背景和思路,引人思考。(5分)
2.精神面貌好,态度认真,举止大方,不超时,每超出1分钟(超出时间不够1分钟按照1分钟计算),总评分扣1分,最多扣5分。(5分)
附件 2
绍兴市第三届高校校园心理剧大赛
剧目脚本示例
《标题 :小二号、 华文中宋体》
报送学校:三号楷体
剧目简介:
段首空两个字符,四号仿宋(不超过 300 字)。
人物设定:
角色 1:段首空两个字符,四号仿宋。
第一幕(居中、四号黑体) 角色 1:四号仿宋。